7月24日,新余市分宜县凤阳镇政府发出消息:凤阳镇礼堂村贫困户朱菊生20多万斤冬瓜滞销……
在朋友圈一看到这条消息,分宜县供销社主任钟友明第一时间与社属企业江西菜东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菜东家)董事长钟亮取得了联系:“尽快想办法,帮助朱菊生解决冬瓜销售难题……”
挂断钟友明的电话,钟亮首先在生鲜配送同行朋友圈发出了“求助”消息,并安排公司采购人员了解周边冬瓜市场行情,把加盟菜东家的所有客商作了全面梳理。随后,与上高、高安、抚州等地的加盟商取得了联系。
朱菊生告诉记者,他今年56岁,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孤身一人,以前,靠打零工和弟弟朱自生的接济过日子。为了尽快脱贫摘帽,2016年,在弟弟的帮助下,他种植了近30余亩冬瓜。今年7月,他的冬瓜逐渐成熟,大的有一百多斤,小的也有三四十斤,每亩地里的冬瓜有上万斤。然而,冬瓜上市后,销量并不理想,市场价每斤1.5元的冬瓜卖0.25元一斤也无人问津。看着滞销的冬瓜,他和弟弟愁眉不展。
钟友明介绍,朱菊生虽然身患残疾,但他俩兄弟踏实勤劳,心地善良,冬瓜成熟后第一时间送给了同村村民品尝。在地里干活时,碰上沿途经过的熟人也热心地询问他们需不需要冬瓜。只要人家要,他就免费赠送。知道朱菊生兄弟俩的情况后,大家纷纷行动起来一起帮忙卖冬瓜。凤阳镇政府不仅在第一时间通过当地镇村干部朋友圈转发了消息,帮助他们卖掉了4000多斤冬瓜,而且购买2000斤送给全镇18家颐养之家的老人食用。
“作为为农服务的供销社,面对朱菊生滞销的冬瓜,我们心里比谁都急!”钟友明如是说。
令人兴奋的是,在分宜县供销社和菜东家的帮助下,菜东家的加盟商纷纷前来订购。新余市青联委员钟宇宁说,他在团县委工作交流群里看到转发的消息后,一次性订购了10000斤。新钢公司看到消息后,主动开着车子前来买冬瓜,一次性预付了10000元,订购50000斤。
接到买冬瓜的订单后,凤阳镇政府及东山礼堂村的志愿者们主动来到地里帮忙摘冬瓜。从7月24日至26日,短短两天时间,朱菊生的冬瓜就卖出了8万多斤。数着一沓厚厚的钞票,朱菊生笑得合不拢嘴:“有大家的支持,相信剩下的10多万斤冬瓜也会很快卖完的。”
截至记者发稿时,分宜县供销社传来消息:“朱菊生的滞销冬瓜已被订购一空啦!”
相关链接:助力脱贫攻坚的菜东家
聂小军
成立于2016年10月的菜东家,是分宜县供销社打造的“短半径、区域化”农村生鲜电商,以专业生鲜蔬菜配送业务为载体,通过对种养、采购、质检、仓储、物流等流程科学精细化的管理,为当地各大专院校、政府、企业、医院、部队食堂配送安全、新鲜食材。通过积累大数据,以推动本地订单农业为服务旨宗,全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业发展,建立了完善的集信息发布、供求交易、农残检测、冷链仓储、物流配送、农产品溯源、社区创业平台为一体的新零售商业模式,带动了农产品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近年来,菜东家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2017年5月,钟亮带领员工开着两辆送货车,将价值1万4千余元的红芽芋包装及慰问品送到了分宜县双林镇建设村委会,助力该村红芽芋产业发展。建设村是双林村较偏僻的村子,由于产业单一,村民收入低,2012年被列为新余市贫困村。为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村委会将培育壮大张家坊传统红芽芋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通过土地流转,西边和东边两个村小组新建了300亩芋子种植基地,采用“基地+农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组建了分宜县张家坊芋子专业合作社。因信息及销售渠道不畅,红芽芋虽然品质好,却始终卖不出好价钱。
钟亮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请缨担任了该村名誉村主任。为做响红芽芋品牌,钟亮根据市场需求及电商优势,对红芽芋进入市场进行了详细策划,从产品种植、管理,到产品包装与销售,制定了既走高端路线,又走本地市场的帮扶方案。在红芽芋上市前,钟亮把红芽芋包装送到了村里的合作社。在菜东家的支持下,红芽芋品牌价值得到了提升,并成了抢手货。
在与建设村开展产业扶贫的基础上,今年,菜东家再度扩大了扶贫范围,与省级贫困村高岚环桥村签订了500亩小龙虾特种养殖合同,与省级贫困村高岚盆溪村签订200亩蔬菜销售合同,与操场乡桂村村签订了500亩优质水稻种植合同。
为了密切与小农户的利益联接,去年9月,分宜县委县政府支持菜东家组织4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分宜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农合联),为现代农业发展搭建平台。今年春节前夕,菜东家组织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县内电商企业举行了“首届老分宜年货节暨2018迎新春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电商公益扶贫农特产品展销会”。展销会上,当地200多种农特产品三天实现销售额一百多万元。
随着业务的迅速扩展,菜东家原场地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去年底,菜东家投资3000万元建设二期项目,内容包括生鲜分拣中心、冷链中心、仓储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及农产品生产基地。该项目己列入新余市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