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老百姓都发现了,虽然中秋节和国庆节早已经过去,但各地菜市场的蔬菜价格不仅没有下跌,反而上涨了。尤其是蔬菜,像黄瓜、豆角、菠菜等百姓菜篮子里的“常客”,价格都出现了较大涨幅。
这波异于往年的涨价潮从何而来呢?总的来说,是由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一、适逢季节转换期
最近适逢换季窗口,部分蔬菜进入退市、上市衔接期:夏季蔬菜上市已经基本结束,但是秋冬蔬菜还没有大量上市,影响了市场的整体供应,导致价格出现波动。
二、北方多地遭受雨水洪涝灾害
前一段时间,北方蔬菜产区辽宁、山东、河北、山西出现了大范围、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甚至还有的遭受了洪灾。
一些地方的蔬菜因为被雨水浸泡出现烂根、烂心损伤,多地菜田受损减产现象严重,蔬菜生产力尚未恢复。这也造成了蔬菜上市时间延缓,部分蔬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再加上救灾外运,收购成本大幅增加,造成鲜嫩蔬菜上市量下降。
此外,强降雨天气不利于工人下地采收,这使得采收劳务费用增加,因此拉动了大白菜、圆白菜、油麦菜、韭菜以及豆角类蔬菜价格的上涨。但降雨天气拉高的主要是鲜嫩蔬菜的价格,耐储运的蔬菜如胡萝卜、洋葱、土豆等的价格基本稳定。
三、冷空气影响
从10月中旬开始,全国多地陆续开始降温,甚至还出现断崖式下降。气温的骤降影响了蔬菜的正常生长、采收及运输等,直接加剧了蔬菜价格上浮压力。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四、种子、化肥、油价等价格的上涨
今年以来,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拉高蔬菜种植成本;油价持续上行,9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3.4%、25.7%,带动运输费用增加等,也助推菜价上涨。
虽然菜价受到季节性、气候性等因素的影响,但这终究只是暂时性的。随着天气的转晴和下一个蔬菜生长周期到来,以及各方调节到位后,蔬菜运输恢复正常,菜价也将有所回落。